今日,历经9年改扩建的徐悲鸿纪念馆免费开放,《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国宝级文物领衔的约120件书画精品亮相。该馆馆藏也首次住进了恒湿恒温的现代化库房。
该馆书记王红英说:“120余件展品对于4层楼的纪念馆而言,确实不算多。但我们希望通过人和物的结合,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到展览中。未来,固定展陈也将常换常新。”
此轮改扩建,徐悲鸿纪念馆的建筑面积从原本的3250平方米一口气儿增长了3倍多。总建筑面积10885平方米的新馆内,各种设施齐备。“分区”成为关键词,贯穿文物库房和展厅。王红英介绍,油画、轴画、图书资料、素描分别都有各自适宜的温湿度“单间”。展区则按楼层分区,一层主要展出徐悲鸿的生平资料、照片、故居复原室以及青年徐悲鸿从贫穷的家乡走向世界的履历介绍。二层和三层展厅展出徐悲鸿代表作。四层则作为临展厅。
如今,展厅里“国宝”云集。打头阵的是《八十七神仙卷》。“原件仍在修养期,所以目前展示的是复制品。”一位纪念馆讲解员将这件作品的背景娓娓道来,这是1937年徐悲鸿在香港用重金从一名德国人手中赎回的。1942年,这件文物在日军空袭中被盗。后来,徐悲鸿在成都又遇到此画,并想尽办法花重金重新购回。1953年,徐悲鸿逝世后,他的夫人廖静文将这件文物无偿捐赠给国家。
创作于1941年的纸本水墨《奔马》悬挂在展柜中,它寄托了徐悲鸿对抗战胜利的期待。画面中,奔马腾空的一只后腿和交叉在一起的前腿,让观众仿佛感受到了飞驰的速度,听到了马蹄蹬踏的声音。创作于1940年的油画《愚公移山》在构图上突破了传统人物画的格局,人物顶天立地,传达着百折不挠、移山填海的伟大力量。讲解员说,这件作品是中国人物画空前的史诗作品。徐悲鸿创作时,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但他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故事,我们尽可能通过讲解和说明牌,让更多人看懂美术作品,实现与徐悲鸿的‘对话’。”王红英表示,这里不仅是一座名人纪念馆,更要打造一个集学术、研究、教育、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平台。该馆四层多功能厅建有一流信息化的会议系统,可以满足数字化会议、高清晰显示、数字扩声、同声传译、视音频资源传输等功能。
开馆的首位“受邀嘉宾”是齐白石。一场“大师眼中的大师——徐悲鸿与齐白石”研究展开幕,50余件珍品亮相,其中既有书画作品,也有信札等。观众通过观展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更多文人交往的轶事。
未来,纪念馆还会专门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体验活动。王红英透露,悲鸿讲堂也在酝酿中,我们希望引入更多专业的讲座,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因疫情防控关闭百余天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于5月10日恢复开放。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让普通家庭体验到不寻常的宅家生活。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线上娱乐等高速上网需求,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众多爱心企业在提供助力。2月1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帮助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了解疫情、防范疫情,麒麟合盛(APUS)决定向全国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其紧急研发的“实时疫情统计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为解决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内外的沟通问题,助力政府和疫情管控单位部署调度,中国移动在疫期免费开放“和对讲”APP会员服务,手机建群一键对讲,可供最高500人群组对讲,并向武汉等重点区域定点医院、重要疫情防控项目免费提供9000台对讲机。
对于疫情发生以来受影响较大的餐馆、电影院、剧院等场所,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
驻村工作队的帮扶真是太贴心了,为俺村请来理发师,让我们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免费理发,太感谢了……”,4月27日上午,尉氏县大营镇三户赵村五保贫困户赵书长摸了摸刚刚理好的头发高兴的说。
“我们在抗疫一线坚守了20多天,一直没办法理发,多亏了理发师上门来为大家免费理发,头发理短了,精神多了,谢谢你们……”2月27日上午,尉氏县大营镇财政所所长赵书伟高兴地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特殊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护措施”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真心关爱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郑州市民政局统一调配,为管城回族区符合条件的空巢(独居)老年人统一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
快递到了,暂不方便领取,由快递员放入快递柜,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习惯。尤其是疫情期间,快递柜因其“非接触”特征更受欢迎。也正因如此,近期丰巢快递柜宣布向用户超时收费引发持续关注。
成师傅汴京烤鸭被评选为“不可不尝的河南十大经典名菜”,一鸭五吃,不愧被誉为“元帅菜”。搭配酥香的小烧饼,外酥里嫩;搭配劲道的荷叶饼,肉香更甚;鸭架撒上孜然,味道更丰富;鸭皮蘸上木糖醇、鸭肉配着荆芥,独特的吃法,打开了食客对食鸭的新大门。